|
|
從垃圾圍城到城圍垃圾"臭氣成環保執法盲點 |
|
信息來源: 點擊數:1756 更新時間:2012-08-29 |
|
|
南寧柳沙半島一小區近日出了名:不少業主不堪忍受臭味侵擾,在自家陽臺上貼出白底紅字的“臭”字。臭味源于距柳沙半島不遠的南寧市城南垃圾填埋場以及周邊養豬戶。多年來當地城管、環保部門曾采取多種措施除臭,但不見徹底解決。如今一個多月過去了,“臭”字仍在,臭味仍在。 居民區陽臺貼“臭”字 柳沙半島是南寧市近年發展起來的商業住宅區,然而從2010年至今,關于“柳沙臭味”的帖子在網絡論壇上層出不窮。今年7月中旬,在柳沙半島的大觀天下小區,幾棟房屋業主在陽臺統一貼出大幅白底紅字的“臭”字…… 據悉,城南垃圾填埋場建于上世紀90年代初,當時柳沙半島人煙稀少一片荒蕪,幾乎沒有人感覺到垃圾填埋場的影響。近幾年來,柳沙半島上矗立起了一幢幢住宅樓,但同時垃圾量也越來越大,加之周邊涌現出數十家養豬戶,臭味源源不斷飄向了居民區,讓半島居民苦不堪言。如今,填埋場周邊都是城市發展區域,儼然已“城圍垃圾”。 臭氣成環保執法盲點 據了解,城南生活垃圾填埋場是南寧市目前唯一的垃圾終端處理場所,承擔全市98%左右的垃圾處理。垃圾場最初設計日處理量是1200噸,現在每天近2300噸,早已超負荷運轉。 “現在垃圾場臭味問題不可能一下子解決。垃圾場作業時有臭味,停止作業的話城市每天產生的大量垃圾無法處理更可怕?!币幻h保部門干部說。 南寧市環保局黃海??崎L告訴記者,按照環保要求,垃圾填埋場周邊1300米以內屬于衛生防護距離,1300米以外,可以建住宅區。然而,由于風向問題,臭味飄散距離遠遠超過1300米。目前,異味并不在城市空氣質量指標范圍內。從執法依據看,臭氣還是環保執法的一個盲點。 城市規劃要打“提前量” 近幾年,很多城市在發展中都遇到了這類問題。傳染病醫院、殯儀館、機場等公共設施,過去選址時都在主城區之外,而隨著城市的迅猛擴張逐漸被城市包圍其中。 黃海保等人認為,城南垃圾填埋場之所以出現臭氣擾民問題,原因之一是當初規劃設計時未考慮到若干年之后的城市規劃。垃圾填埋場等敏感場所的選址,一定要充分結合城市規劃;城市規劃也應充分考慮已存在的環境因素。 廣西大學教授馮慶革則認為,解決城市垃圾問題根本在于培養市民的垃圾分類回收意識。垃圾分形式、分時間、分地段存放處理,才能減少對環境的破壞。 |
|
|
|
|
|
|